我爱我家,我家爱我。家就是可以轻松做回自己的地方。家就是不管我在外面遇到了什么不爽,都可以回来讲的地方。家就是就算别人都看我很Low,但家人却始终觉得“我挺好”的地方。家就是哪怕昨天还鸡飞狗跳,第二天仍然可以相亲相爱的地方。就算我在这个世界上漂得再远,我也很确定的知道有一个地方在等着我。这样的家,不香吗?
可是这一切是不是太理想化了?现实中,很多时候我们在家里都没法做自己。现实中,也许家人之间对彼此都有很多不满意,甚至还有一些没有了结的旧伤新痕。
我们中国家庭善于用行为表达爱。当你的父母花一下午给你做饭时,当你出门前往你的行李箱里塞衣服时,都是他们在表达对你的爱。不过我们通常不用语言表达爱,一句“我爱你”是很难在父母和孩子间听到的。有时实在是太委婉,我们追求被爱、被接纳的感受就被埋藏了。
近几年,社会上屡屡提到“原生家庭”,就是因为我们已经看到:很多父母之所以无法用正确的爱去爱孩子,是由于他们自己小时候缺爱。就这样一代一代恶性循环,让每一代人都成为缺爱的一代。
既然是个死循环,我们干脆破罐子破摔得了。来啊,彼此伤害啊……
不不,这不是死循环呢!
还有一个办法,可以重塑我们的家,那就是寻见那家庭的创造者。他是爱的源头,他可以家庭注入爱的气息: